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“生命接力,大爱无疆”实践团赋能乡村生命教育新篇章
2025年7月,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"生命接力,大爱无疆"社会实践项目在燕子埠镇燕北小学圆满收官。该项目以医学专业支点,创新打造"三献"科普教育模式,填补乡村生命教育空白,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文温度,彰显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。
【专业赋能,破解乡村教育痛点】
针对乡镇小学"生命教育缺位、科学生命观薄弱"的现实困境,项目团队立足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优势,以CT、MRI等技术在器官捐献评估、造血干细胞移植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,开发"影像里的生命密码"系列课程。通过骨髓MRI对比图解、器官移植CT随访案例等可视化教学,让乡村儿童直观理解"医学技术如何守护生命尊严",消除"捐献损害健康"等认知误区。项目调研显示,82.6%的参与学生系统掌握了"三献"科学知识,专业赋能成效显著。
【创新模式,构建校地育人共同体】
项目首创"科普-体验-倡导"三维推进机制:
家校社联动:开发"生命树"签承诺墙、卡通版志愿登记表等互动道具,推动"三献"教育进课堂、进家庭;
长效基地建设:与燕北小学共建"乡村生命教育实践基地",后续计划编写《乡镇小学"三献"科普手册》相关课程。
【价值引领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】
项目深度融合"人道、博爱、奉献"精神,通过微纪录片《生命接力者》记录器官捐献者家庭故事,组织"红色实践+生命教育"主题活动,引导医学生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家国情怀。项目负责人荣佳表示:"项目将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,为培养有温度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范本。"
从医学影像到生命教育,从课堂科普到乡村振兴,徐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以专业之笔书写大爱篇章。这场跨越校地的生命接力,不仅为乡村儿童播下科学人文的种子,更彰显新时代医学生"技术报国、生命至上"的使命担当,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。